趋向线的突破对买入、卖出时机等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分析意义,而且即使只市场的造市者往往也会根据趋势线的变化采取市场运作;因此,搞清趋向线何时为之突破,是有效的突破还是非有效的突破,于投资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股价在趋向线上下徘徊的情况常有发生,判断的失误意味着市场操作的失误,以下提供一些判断的方法和市场原则,但具体的情况仍要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1)收市价的突破是真正的突破
技术分析家经研究发现,收市价突破趋向线,是有效的突破 因而是入市的信号。以下降趋向线即反压线为例,如果市价曾经冲破反压线,但收市价仍然低于反压线,这证明,市场的确曾经想试高,但是买盘不继,沽盘涌至,至使股价终于在收市时回落。这样的突破,专家认为并非有效的突破,就是说反压线仍然有效,市场的淡势依然末改。
同理,上升趋向线的突破,应看收市价是否跌破趋向线。在图表记录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趋向线突破之后,股价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这种情况就不是有效的突帆 相反往往是市场上的陷讲。
(2)判断突破的原则
为了避免入市的错误,技术分析专家总结了几条判断真假突破的原则:
A.发现突破后,多观察一天
如果突破后连续两天股价继续向突破后的方向发展,这样的突破就是有效的突破,是稳妥的入市时机。当然两天后才人市,股价已经有较大的变化:该买的股价高了; 该抛的股价低了,但是,即便那样,由于方向明确,大势已定,投资者仍会大有作为,比之贸然入市要好得多。
B.注意突破后两天的高低价
若某天的收市价突破下降趋向线(阻力线)向上发展,第二天,若交易价能跨越他的最高价,说明突破阻力线后有大量的买盘跟进。相反,股价在突破上升趋向线向下运动时,如果第二天的交易是在它的最低价下面进行,那么说明突破线后,沽盘压力很大,值得跟进沽售。
C.参考成交量
通常成交量是可以衡量市场气氛的。例如,在市价大幅度上升的同时,成交量也大幅度增加,这说明市场对股价的移动方问有信心。相反,虽然市价标升,但交易量不增反减,说明跟进的人不多,市场对移动的方问有怀疑。,趋向线的突破也是同理,当股价突破线或阻力线后,成交量如果随之上升或保持平时的水平,这说明破线之后跟进的人多,市场对股价运动方向有信心,投资者可以跟进,搏取巨利。然而,如果破线之后,成交量不升反降,那就应当小心,防止突破之后又回复原位。事实上,有些突破的假信号可能是由于一些大户入市、大盘迫价所致,例如大投资公司入市,中央银行干预等。但是市场投资者并没有很多人跟随,假的突破不能改孪整个面势,如果相信这样的突破,可能会上当。
D.侧向运动
在研究趋向线突破时,需要说明一种情况: 一种趋势的打破,未必是一个相反方同的新趋势的立即开始,有时候由于上升或下降得太急,市场需要稍作调整,作上落侧向运动。如果上落的幅度很窄,就形成所谓牛皮状态。侧向运动会持续一些时间,有时几天,有时几周才结束。技术分析家称运为消化阶段或巩固阶段。侧向运动会形成一些复杂的图形。侧向运动结束后的方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认识侧向运动的本质对把握股价运动的方向极为重要。有时候,人们对于股价来回窄幅运动,不解其意,大有迷失方向的感觉。其实,侧向运动既然是消化阶段,就意味着上升过程有较大阻力; 下跌过程被买盘,买家和卖家互不相让,你买上去,我抛下来。在一个突破阻力线上升的行程中,侧向运动是一个打底的过程,其侧向度越大,甩掉牛皮状态上升的力量也越大,而且,上升中的牛皮状态是一个密集区。同理,在上升行程结束后,市价向下滑落,也会出现侧向运动。侧向运动所形成的密集区,往往是今后股价反弹上升的阻力区,就是说没有足够的力量,市场难以突破密集区,改变下跌的方向。
古谚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买卖股票时,利用图表作参考,有助于我们感性地了解过往走势的“来龙”,从而理性地预测后市走势的“去脉”。
趋势线是被投资者广泛使用的一种图表分析工具。虽然简单,但有其实用价值。趋势线的概念是:在一个上升走势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升浪的“底”连成一线,加以延长,这就是上升趋势线;在一个下降走势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跌浪的“顶”连成一线,加以延长,这就是下降趋势线。
趋势线的理论是:若股票走势轨迹仍在上升趋势线之上运行,股票仍然可以持有;若跌破上升趋势线,就视为转势,要卖出股票。反过来,若大势轨迹仍在下跌趋势线之下游离,就应该继续持币;若上升突破下降趋势线,即是买入信号,要改为做股票多头。
股票市场的价格趋势,由买卖双方力量较量所决定。图表,其实是一份“战况”记录。买家力量占上风,图表就是一浪高过一浪;卖家占了压倒优势,图表就一浪低于一浪。上升趋势线以上的“走廊”,恰恰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惯性运动方向;下降趋势线以下的“通道”,正好是“一浪低于一浪”的惯性运动路径。假若走势跌破了上升趋势线,说明买气已由盛转衰,“一浪高过一浪”的惯性已遭扭转,所以成为出货信号;相反,如果走势冲破了下降趋势线,证明卖出已由弱变强,“一浪低于一浪”的轨迹发生逆转,因此成为入货信号。
但是,依据趋势线的信号买或卖实在太简单,因为把二三个浪的“底”或“顶”拉出一条上升趋势线或下降趋势线,是很浅显、很容易的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太容易的东西不会有太高的回报率。
而且参考趋势线买卖的多数是初入行者,故此,市场大户最喜欢把趋势线的迷信者当猎物,有意破一破线,设个图表陷阱,所以,就算图表冲破了下降趋势线或跌破了上升趋势线,你也要综合当时的供求、经济、政治等因素,看看基本面分析是否真的利多或利空,这样,才不容易被“假动作”骗倒。
如果基本面因素和其他技术指标(例如强弱指数、量价分析、波段理论等)都和趋势线吻合,就不妨“强棒出击”。这时可不要自己吓自己,因为前面不是“陷阱”,而是“油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