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股指期货有望在年底前推出。那么,投资者如何从策略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未来股指期货市场的形势?益川投资经过翔实的研究,对未来股指期货市场的形势作出如下分析和判断:
首先,股指期货投资的分析方式与股票有所不同。我们知道,股票行情判断方法分为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股票技术分析对未来的股指期货仍然是适用的,但是基本面分析就有所局限。股指期货的基本面分析当中,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等因素。总的来说,从股票到股指期货,需要转变的不只是投资理念,还有思维方式。
其次,股指期货将更加融入全球化市场。随着2007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QFII等外资机构的深度介入,我国新兴的股指期货市场必将引起国际社会的特别关注。对我国这样一个对外依存度高、开放程度日益增强的国家来说,这种影响将更为明显。因此,分析股指走势,除了国内经济,我们还必须关注世界经济整体形势。
第三,机构博弈将成股指期货市场主流。我们认为,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都将会加大介入股市的比例和力度,各种投资基金亦将会出现持续壮大的局面。届时,股指期货参与者的成分比例会进一步发生分化,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降低,机构投资者博弈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
第四,股指期货波动幅度较大,需要专业的风险控制系统。由于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每天结算,其波动风险较股票而言增高了许多。面对高利润与较大波动风险,如何有效进行风险控制?这对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此问题,益川投资经过多年理论与实战研究,研发出了一套极具前瞻性与实战性的交易系统模型,该模型能够从系统交易角度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股指期货交易参考数据,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系统风险的目的。
第五,股指期货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相比股票交易而言,股指期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将会更高。
第六,股指期货投资中“专家理财”渐成趋势。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使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格局发生极大的变化,将加剧市场机构博弈的特征。同时,随着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必将会诞生一批以能够获取稳定盈利为号召力的机构,委托专家理财将成为投资者理财的首选方式,散户最终将会消散。随着国家对私募基金的逐步认可和政策放开,私募基金账户理财方案也必将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主流。
投资者应抱着理性的态度去投资股指期货。新华社发时报讯 针对此前业内流传的“首批股指期货合约可能将散户排除在外”的说法,9月8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揭牌仪式结束之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朱玉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股指期货的参加主体是目前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机构客户和散户,而非传闻所说的“将散户排除在外”。
股指期货推出尚无时间表
朱玉辰表示,首个股指期货的推出目前还没有时间表。股指期货的推出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各方面准备得如何;第二个因素是推出时证券市场的情况,希望选择对现货市场作用最佳的时机推出。
据介绍,与商品期货市场相比,中金所初步设计的规则和产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创新:
第一是在会员上实行分层管理,建立了分层结算体制。以前,商品期货的会员,不论资金和规模大 小,都是结算会员。其实,不同会员单位对风险承担能力是不同的。总结经验后,金融期货交易所采用的是分层结算。设立为:交易会员、交易结算会员、全面结算会员和特别结算会员,这四个层次,将风险防范和承担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
第二是在框架设计结算制度中,添加了结算会员之间的联合担保机制。以前的结算制度很容易使市场风险通过客户“烧”到经纪公司,然后再由经纪公司直接波及到交易所会员单位,小风险可能会酿成大损失。这次设计主要采取了风险隔离的政策,将会员之间的风险通过结算担保金,产生一个互保机制。
目前设计方案门槛较高
朱玉辰说,股指期货的参加主体是目前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机构客户和散户。现阶段,股指期货的设计方案倾向于“门槛高、管理严”。从交易所角度看,希望投资者抱着比较理性的态度去理解和参与这一新品种,将其视为科学的投资工具,认识这个市场的规律,知道它的风险特点,而不要盲目去投资。股指期货是对现货市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对投资者来说,应该利用这一工具更好地去服务现货市场。
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股指类产品,现在看来比较成熟的是沪深300指数,目前正着手准备沪深300股指期货产品的推出。这一指数上市之后,交易所还将着手考虑股指期权,以及除沪深300以外的一系列股指类的期货和期权。同时,交易所还在认真准备国债期货。对其他金融类产品也在做一些研究和分析。但目前集中精力放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