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两个交易日,大盘出现了持续反弹的走势,上证综指的日K线图一度形成了双底的形态,并摆出一副冲击前期高点的姿态。但想不到的是,昨日上证综指在午后快速下行,急挫164.40点,使得双底形态渐趋破灭。
估值过高导致信心不足
昨日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表面看来是因为各种利空消息,但笔者认为,昨日的下跌主要与当前市场的估值高企有关系。市场参与资金对大盘目前的估值感到没有信心,一旦反弹到一定点位,就会抛盘渐多,抑制住大盘的反弹空间。目前A股估值相比红筹股20余倍的动态市盈率毫无优势,使得市场信心明显不足。
随着大盘的急挫,究竟如何寻找底部呢?笔者认为关键看两个因素,一是蓝筹股会否下跌。只有基金重仓的蓝筹股出现急跌,才有可能产生底部。而短期内蓝筹股可能难以出现下跌,因为基金发行有望为蓝筹股带来极强的支撑,所以短线内难确认底部。
二是成交量。从以往经验来看,底部的形成往往会在成交量急促萎缩后一段时间后。但目前成交量虽然已经萎缩,即从前期的日均2000多亿元降至本周的1300多亿元,但考虑到当前上证综指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区域,如此的成交量萎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理论还有一个急促萎缩的过程,即沪市日均成交量低于500亿元左右时,方可能形成一个中期底部。
故在目前背景下,笔者认为谈双底形态的可能性并不大,真正的底部是事后看出来的,但如果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之后,看来,上证综指在3400点附近可能也难以形成一轮中级行情的坚实底部,故大盘的前景并不美妙。
尽量减少操作频繁
而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每一次大盘调整之际,任何频繁操作将会导致失误率的增多,所以,在大盘调整之际,没有必要盲目预测底部在何方,更没有必要盲目乐观地做反弹,目前最佳的操作境界就是持有现金静候底部信号的来临。
当然,对于一些以投资为专职的投资者,自然难以忍受寂寞,在此,笔者建议可以适当关注今后A股市场的新增资产,一是那些具有注资预期的个股,一旦盘面异动,可以适当关注。二是新股,近期不时有新股黑马跑出,实益达、中国远洋等,充分说明了在弱市炒新传统的旺盛生命力,建议投资者可以从招股说明书中寻找未来业绩有望大幅增长的新股。
警惕所谓的“底部放量”形态
“底部放量”向来被认为是股价结束调整、新资金介入的一个信号,往往意味着股价将逐步转强。但近期发现,主力利用市场多数投资者对于技术分析的盲目崇拜,“反其道而行之”,转而进行“反技术操作”,利用该形态进行出货,诱人的“底部放量”反而形成了套人的“多头陷阱”。
分析和判断大盘和个股是否“底部放量”,必须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并且必须结合当时的宏观面、政策面、企业的基本面,以及技术面的送配、除权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析,而不能仅仅根据当前的股价和成交量就做出“底部放量”的判断。特别是在以下几种情况,“底部”其实是腰部:
1、经过大幅除权之后,股价虽然在低位,但复权价仍高高在上,此时放出的巨量往往是庄家对倒放出来的烟雾弹,实质是诱人上钩,不可轻易上当。
2、在长期下跌趋势中构筑的短期底部,并不说明股价已“安全着陆”,极有可能是股价的短暂反弹,反弹之后有可能展开新的一轮下跌,此时是出货的信号而不是入场的信号。判断“短底”与长期底部的标准,一般可用长期均线来检验,短底一般不会突破长期均线,而长期底部往往能能站在长期均线上方,这样的底部才坚实。
3、在长期跌势中突然持续放量,成交量比平时显著放大,但股价涨幅度极其有限,甚至大盘走势不佳,该股却逆市放量飘红,这样的“底部放量”极其可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