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金要想在证券市场做庄或者做投资,投机操作就得有筹码,这是最基本的。因为各机构的自身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进场的时间,大盘点位,股票价格上也不可能相同。在一波波澜壮阔的上升行情中,已在,先来的主力进场在时间上比较早,在大盘点位上比较低,在个股价格也会比低;后到的机构进场自然的大盘点位上,股票价格上会比之前的机构要高。早来的已经进了。大盘在升,个股在上升,后到的要进,高了不乐意最终还是得买。你不买他人买,除非是不想做股票的,否则高了也得去买。 最简单的就体现在现在的新发行的开发式基金上。一年前发行的开放式基金早已在相对低位买入大量的仓位了。现在刚刚发行的开放式基金,按照基金条例规定,发行完毕后必须在一定期限内买内规定比例以上的仓位。法律的明文规定使他不能因为现在的大盘点位高了,股价比之前高了,现在买入的成本肯定比之前的老基金高了就可以不进。新基金募集发行完毕后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无论指数点位的高低,个股价格比之前是高还是低,他都必须进行操作买进。这是某此机构在法律规的条例范下没有选择的选择,这是其一!.
其二,一些机构之前没有参与股票投资,现在意识到股票还有的机会,到事实现在买什么股票都比半年前,一年前高了。市场继续看好,真正想进来的不可能真等到股价跌回到半年前,一年前的位置才进吧? 如果个股价格真跌回到半年前,一年前的位置,那市场也见顶了。要进的想进来,高也得进也得买。
大概了解了这两点后应该懂得,在某些股票在大幅度上升之后还有机构去买入,大量的买,这就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了。 为什么要在高位买? 因为他们看好而自己手上没有筹码啊? 后到的机构,或者手上有钱的机构,当然在选择某些股票在已经大幅度上升之后还继续去买入进,自然是机构还继续看好该股才进。比较之下,目标股票比之前已经大幅度上升,但现在买进还有继续上升是机会。翻番了还可以再翻番,这是敢进敢买者最简单的想。
成交量在国内股市分析在显得特别重要。个股脱离成交量的分析其意义就大打折扣了。市场中各种人士对成交量的分析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个股缩量时跟进还是放量时介入?出现巨量时卖出还是无量空涨时抛售?不同的条件之下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人士同样持不同的观点。
无论结果是那一种,这都只是个人的经验值。因为在股市里股价的涨跌与成交量的变化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即是说股价的升跌与成交量的大小变化是不存在公式或者数理上的逻辑关系的。微观角度上,股价或者成交量的变动是以非线性方式运动的,是不可预测。既然股价与成交量的变化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还又必要去研究成交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吗?必须要研究,这是肯定的。量与价虽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在某一时段或者某一运行趋势中,成交量与股价存在着很大的联动关系。研究量与价的关系,就是研究量与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或者在某一运行趋势中量与价的联动性程度有多高;其量与价之间相负影响和制约的效果如何,是否对实盘操作产生指导意义!
在股价上升过程中,影响和制约股价上升的因素有很多种: 心理压力,成本压力,大盘环境,买盘力度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形或者无形客观存在。在实战中以笔者实战经验总结出,在某一阶段中,股价上升和下跌都与成交量有着重要密切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关系是具有时间性的。这种密切的量价关系最容易体现在一个明显的上升或下跌趋势中。
实战中,在一定的条件下量价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 在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中,成交量如果能持续性的放大,股价也会持续性的上升。在整个波段放量过程中,成交量放出最大量后,股价就会出现阶段性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