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选择:三条路你选哪条?
编者按
本周一,内地个人投资者直投香港股市获准开闸,虽然还只是在滨海新区试点,但从目前的预约开户情况看,个人投资者热情高涨。
一个新的投资通道打开,投资者欣喜之余,还更应看到我们对香港市场了解甚少。香港证券市场交易制度如何,参与者结构如何,哪些股票可以买……一系列的问题均待解答。
本周,正在为购买QDII产品,还是直接通过香港券商投资港股而发愁的周先生,突然听到外汇局发布的关于个人可直接参与境外证券市场的消息,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多了一个合法方便的选择。没过两天,听说这条合法通道的门槛较高,周先生又开始犯起愁来:这三条通道,究竟哪条更适合自己呢?
仔细分析,周先生发现这三条通道各有利弊:
第一条:购买QDII产品
目前,市场的QDII产品分为银行系QDII和券商、基金系QDII。近日,南方和华夏、嘉实以及上投摩根成为首批获得QDII牌照的基金公司,券商中金公司也已获得QDII资格,全新的基金和券商系QDII产品即将问世,这使周先生购买QDII产品也面临新的选择。
据了解,由于银行系QDII投资股票资产不得超过50%,这一规定注定了它是一种中低风险的产品。目前银行系QDII尚只能投资港股,购买起点较高,30万元人民币或5万美元。
而券商、基金QDII产品投资股市的比例可达到100%,虽然具体产品还未推出,但有消息称基金QDII 1000元人民币即可认购。此外,券商、基金系QDII可以全球配置资产,目前已跟证监会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境外监管机构已达33家,涵盖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
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都表示,首只QDII产品将定位为全球精选配置基金,投资范围将涵盖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新兴市场等全球市场。
因此,同样是追求稳健投资的"基民",从收益率角度看,银行系QDII产品也许不如券商、基金系产品,但从投资安全稳健的角度看,银行系QDII产品可能要好于券商、基金系。
周先生认为,购买QDII产品相比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相对小,但收益率偏保守,并且不能自主选择投资品种。
第二条:走内地直接投资渠道
这是一条新的通道,目前各项细则均处于试点阶段。据试点方案显示,投资范围为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品种。
周先生表示,这一渠道最大的好处是合法与方便,把购买QDII产品的方便性、安全性和走所谓地下通道的直接投资性结合在了一起,但会遭遇最低资金门槛。
8月20日,外汇局公布的《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指出,投资者可通过中银国际办理证券买卖和托管,并在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或其他与天津中行签订合作协议的中行分支机构,开立个人境外证券投资外汇账户。且投资规模不受5万美元的年购汇总额限制。
随后,有消息显示,下一步试点有望9月在上海进行,工商银行可能也能办理此类业务。
不过,有消息称门槛为10万元,这样的话相对还是较高。周先生说,这意味着小散户仍然不能通过该渠道参与到香港市场。此外,由于内地个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缺乏了解,如果参与资金过多,一开始就会承担较大风险。
第三条:通过香港券商代理
这是一条目前还不受法律保护的"地下"通道,在资金周转等方面存在着不方便性,但优点在于不受最低资金门槛限制,操作相对灵活。
目前,不少香港券商在内地设有分支机构,投资者可通过相关经纪人开设港股账户,需要提交身份证、有效通讯地址(如电费单、信用卡对账单等)等材料。开户后,投资者将港币资金存入指定的香港开户银行账号,即可通过该券商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港股交易。客户的下单指令首先报给该券商在港交所的席位,再由该席位进入港交所交易系统。
据了解,这条通道最大的不便在于资金的汇入与转出,以及承受该券商倒闭而带来的资金无法追偿的风险。 如果投资额度超过5万美元,无法直接将资金汇到香港账户,只能亲赴香港或通过地下钱庄。不少投资者表示,携带大笔现金亲赴香港,感觉不太安全。而通过地下钱庄同样承受法律风险。此外,香港账户上资金的转回,也可能遭遇同样的麻烦。
周先生认为,比较如上三条通道,如果是一个稳健型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QDII产品,如果看好目前全球股市的上涨行情,可选择券商、基金系QDII产品,如果看法相对保守,可选择银行系QDII产品;如果是一个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喜欢亲自投资,而资金额度较大,通过新开闸的内地直接投资通道,是最好的选择;而如果投资金额较少,如只有几万元,只是为了感受香港市场,则只能通过香港券商代理。
近日,备受关注的中行“港股直通车”启动,投资港股再也不必通过代理机构遮遮掩掩“打擦边球”了。不过在各位股民投资H股之前,一定要先做足功课,同时积极转变投资观念,否则光凭一腔热情很可能落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首先,港股与A股交易规则大有不同。比如:交易时间不同;港股不设涨跌幅限制,因此投资者的心理承受力一定要好;在香港可做T+0交易,当天买卖次数无限制。
第二,投资港股要具备国际视野。与内地市场的相对封闭运行不同,完全开放的香港股市与国际市场关联度极高。美国次级债风波对港股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目前内地股票操作手法简单,远远不是国际成熟炒家的对手。由于港股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比内地要大很多,市场既可容纳投资者又可容纳投机者,可以说,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香港股市或大或小的波动。因此在投资初期应该选择一些安全性较高的产品。建议投资者多学习国外正统的投资理念。
第三,投资港股不要“贪便宜”。不少散户都很青睐便宜的低价股,但这样的选股思路拿到H股市场去就很危险。因为香港股市允许“合股”,所谓“合股”,就是对只有几分钱、跌无可跌的股票十股合一股,于是股价变成几毛钱,通常合股会伴随利空消息,导致股价继续大跌,最后每股又跌成几分钱。
第四,要学会投资组合。港股和A股分属两个不同的市场,其投资环境以及投资文化与内地有较大区别。最好进行多只股票的轻仓操作,香港股市的板块轮动非常明显,这样操作搭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风险;另外,由于香港股市还有对冲工具,因此可以购买一些指数产品来对冲风险,尽量避免因为市场暴跌或者重仓股暴跌而损失惨重的情况。
港股与A股相比,无论是投资理念、价值判断、估值方法、炒作手法、交易规则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内地投资者不能用A股的投资经验和习惯做法去买卖港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