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润表的净利润有差距,是因为:
1、影响利润的事项不一定同时发生现金流入、流出。有些收入,增加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例如,一家公司本期的营业收入有8亿多元,而本期新增应收账款却有7亿多元,这种增加收入及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的事项,是造成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有的上市公司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及时做好应收货款及劳务款项的催收与结算工作,也有的上市公司依靠关联方交易支撑其经营业绩,而关联方资金又迟迟不到位。这些情况造成的后果,都会在现金流量表中有所体现,甚至使公司经营活动几乎没有多少现金流入,但经营总要支付费用、购买物资、交纳税金,发生大量现金流出,从而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所确认收入的风险问题。有些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但并未伴随现金流出。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只是按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要求将这些资产的取得成本,在使用它们的受益期间合理分摊,并不需要付出现金。
2、由于对现金流量分类的需要。净利润反映公司经营、投资及筹资三大活动的财务成果,而现金流量表上则需要分别反映经营、投资及筹资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例如,支付经营活动借款利息,既减少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出,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反映。又如,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取得净收益,既增加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入,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反映。
上述两点是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其实也是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要求披露的内容。利润表列示了公司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但未揭示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的增减变化,但未揭示其变化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如同桥梁沟通了上述两表的会计信息,使上市公司的对外会计报表体系进一步完善,向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
许多人以为只有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才是报告期不含水分的经营成果,而利润表提供的利润数据由于资产负债表中存在较多的应收账款而包含一定程度的水分。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在采用严格的权责发生制核算经营成果时,由于充分考虑到资产的减值因素,并以资产减值准备或直接核销减值损失的办法将减值金额确认为费用,并计入当期利润,因此,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当期经营成果同样是值得信赖的。这就是说,没有必要过分夸大现金流量表在揭示或反映上市公司当期经营成果方面的作用。就此而言,财务分析的重点依然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投资者:公司现金流量充足是不是就可以多分红?
上海证券研发中心李国旺:有现金不一定就能分红,因为在分红前还得进行各种扣除:首先要上税,其次要弥补上年度的亏损,第三要符合公司有关章程,第四分红后不能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生产,第五要提取公益金等。
投资者:分红派现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光大证券研究所赵强: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财务方面,表现为现金和资产减少、负债率上升;其次是经营方面,公司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如果财务压力增大的话,对未来的盈利有负面影响。
投资者:2001年报分红股走势如何?
光大证券研究所鲁艳飞:据统计,分红最多的10只股票走势要强于大盘。但总体而言,走势与大盘持平。
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投资者获取回报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
李国旺:投资蓝筹股定期获得现金分红。
投资者:高分红是否意味高价值?
赵强:不一定。第一要看持续性;其次要看资金来源;第三,要和股价相比较。
李国旺:股票的投资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高分红如果不能持续进行,可能是上市公司的一个融资策略。只有能够长期稳定进行高分红的股票才有真正的投资价值。
投资者:股市连续两年大幅度调整,促使许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反思,投资者更需要哪种分红方式?
李国旺:当前股市继续回调,同国内市场没有形成真正的红利文化有关,投资者应当有分红意识,在有分红条件时要求分红。但由于目前的股权结构,实现上述要求难度较大,投资者更需要直接的现金分红方式。
投资者:派现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赵强:各年的表现不一样,总体上越来越强。尤其是高分红的公司,在大盘下跌时有明显的抗跌性。
投资者: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通过派现传递公司发展良好的信号?
赵强:关键要看持续性如何。
鲁艳飞:如一直高速增长的公司突然开始分红,可能是要步入平稳发展期了。
投资者:派现比率越高,说明盈利前景越好?
赵强:不一定,只能说是稳定。因为如果分红高的话,公司用于投资的资金就减少了,成长速度会降低。
投资者为什么许多公司在配股之前往往会推出一些高派现的方案?
鲁艳飞:配股对净资产收益率有要求,因此,这些公司通过高派现来降低净资产,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满足配股要求。

